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党团工会 > “植”此青绿 共“树”未来——青年教师植树活动纪实

“植”此青绿 共“树”未来——青年教师植树活动纪实

发布时间: 2025/4/23 23:14:00 访问次数: 7
 

 
 
 
 
  2025年4月19日,学校组织入职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前往怀柔,开展了“植此青绿 共树未来”主题植树活动。该活动是我校“青年教师滋培工程”之幸福课程的内容之一,它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,更是一堂生动的“育人课”,通过植树与教育的深度联结,激励新教师在“扎根与破土”中砥砺成长。
 
春风化雨润桃李,植树育人共成长
  活动前期,马越副书记亲自带领教工团的老师前往怀柔植树基地踩点,进行活动策划。活动当天,党委青年委员刘裕带领青年教师,共赴春之约。
  活动伊始,刘裕副校长围绕“扎根与破土” “年轮与成长” “树木与树人”三组关键词,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。刘校长以植树为喻,强调教育要厚植根基,新教师既要站稳讲台深耕教学,又要在实践探索中破土成长;树木的年轮藏着风雨阳光的故事,而教师的成长轨迹里同样镌刻着对教育的赤诚。最后,她以种树过程需要团结协作为例,希望新教师们携手并肩,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。
 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老师们分工协作,挥锹铲土、扶苗填坑、提水浇灌,亲手种下一株株树苗。老师们用劳动播种希望,用汗水浇灌绿色,用文字抒发情感,用行动践行育人初心。
  
  
 
归途共话:教育路上的温暖回响
  返程大巴上,新教师们热烈分享从教心得。曹儒老师说,自主备课、观摩学习与师生思维碰撞,是助力新教师全面成长的关键;郭元老师感慨,课程设计被学生认可带来的职业幸福感,是他深耕教育的动力源泉;罗云玲副主任结合自己初登讲台时的备课、上课经验,倾囊相授站稳讲台的实用方法。车厢内掌声不断,洋溢着蓬勃朝气与教育温情。
  
 
  一锹土,种下的是生机,更是教育的希望;一桶水,浇灌的是土壤,亦是心灵的沃野。此次植树活动将劳动实践与师德建设相结合,激励新教师在“树木”与“树人”的共鸣中,以笃行不怠的姿态奔赴教育未来。愿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,撑起一片教育的绿荫!
 
 
撰稿: 郭元 施林宏
 
 
附:教师活动感言
 
  青年教师也是一棵树苗,需要“向下扎根”,努力积淀,用扎实的学识与真诚的关爱滋养学生;也需要努力“向上生长”,在团队协作中成长,从而更好的托举学生的未来。感谢学校精心策划的植树活动,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凝聚力量。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回归讲台,与同仁们携手浇灌成长中的每一株小苗,愿一六一这个大家庭更加桃李芬芳。
——武 卉
 
  植树看似简单,实则讲究方法。挖坑的深浅、培土的松紧、浇水的多少,都需要掌握分寸。这让我联想到教学工作,同样需要把握尺度、讲究方法。
  劳动结束后,看着整齐排列的树苗,我更加理解了"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"的含义。作为青年教师,我要像这些树苗一样,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扎下根来,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。相信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,我们终将收获成长的喜悦。
——苗永美
 
  今天植树时,我发觉自身成长与树苗生长相通:向下扎根于知识沉淀,在学科领域不断深耕,筑牢课堂教学的根基;向上抽枝于团队滋养,老教师开放课堂、分享经验,助力我们这些“新芽”拔节;最终向阳伸展于师生共长,学生独特的思维碰撞不断重塑教学边界,印证教育本质是师生互为光源、彼此照亮的过程。 教师的成长不是独自前行,而是与前辈、学生的共生共长。我们像一片森林,既各自挺拔,又根系相连。
——曹 儒

 
 
推荐】【字体: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 

本站总访问量: 131861 人次 | 最高峰 889 人在线 | 当前有 39 人在线 | 信息中心 | 管理登录

版权所有:北京一六一中学 | 本站支持IPv6访问 | 技术支持:智慧创星
京ICP备13046670号-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