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学生天地 > 搭乘量子快车 洞察微观万象——我校举办“量子精密测量”科普讲座

搭乘量子快车 洞察微观万象——我校举办“量子精密测量”科普讲座

发布时间: 2025/3/1 11:27:00 访问次数: 132
 

 
 
 
 
 
  为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,培养创新思维,2025年2月21日上午,我校特邀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委员会委员赵博文博士,为初三直升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“量子精密测量技术”的科普讲座。吴伟东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,并对赵博文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。
 
  赵博文博士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,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委员会委员,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委员。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及国家973科技计划等研究工作。与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实现超高精度量子测量技术,进一步实现了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量子成像技术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 
  
  赵博士以物理学的基本架构为切入点,阐述了人类打开量子力学这扇大门的研究历程,让同学们对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  赵博士以一颗糖为例帮助同学们理解“量子”这一抽象概念:就像把一颗糖不断分割,从宏观状态逐渐细分到分子、原子尺度,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,这便类似于量子的概念。
  
  
  赵博士讲述了两次量子革命的发展历程和意义。
 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第一次量子革命提出了量子叠加、量子纠缠、量子隧穿等一系列奇特的量子效应。薛定谔的猫是什么状态?在量子世界中,一个粒子为何能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?赵教授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对这些效应的思考。
  量子测量在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中诞生,这在量子理论的提出与建立中掀起浪潮。赵博士指出,量子虽小但作用巨大,它可以快速提升物理量测量和信息获取的精度与分辨率;量子测量技术在重力探测、高灵敏度成像、目标识别等诸多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。赵博士团队研制出的NV色心的传感载体,正是目前一种技术相对成熟的固态自旋量子体系。
 
  
  讲座过程中,赵博士语言生动幽默,案例丰富详实,将深奥的量子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了科学的魅力。同学们积极互动,踊跃提问,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。赵博士也针对同学们的问题,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量子物理中观测与波粒二象性的问题。
 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量子世界的大门,也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。希望这颗种子能生根发芽,激励同学们不断探索未知,勇攀科学高峰,未来投身我国的科研事业,共同探索物理学的无尽奥秘,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。
 
 
撰稿:朱薏璇

 
 
推荐】【字体: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 

本站总访问量: 131861 人次 | 最高峰 889 人在线 | 当前有 44 人在线 | 信息中心 | 管理登录

版权所有:北京一六一中学 | 本站支持IPv6访问 | 技术支持:智慧创星
京ICP备13046670号-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97号